企業送禮策略

贈品行銷 VS. 折扣促銷:哪一種更能打動人心?

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,企業常常面臨同一個問題:要用「贈品行銷」還是「折扣促銷」來吸引顧客? 這兩種方式看似都是常見的行銷手段,但帶來的效果卻截然不同。有些人被 9 折優惠打動,覺得「省到就是賺到」;也有人因為收到一份精緻的客製化禮品,對品牌留下深刻印象。那麼,到底哪一種更能真正打動人心,並在消費者心中留下長久的價值呢?

本文將從 心理學角度、品牌長效價值、實際案例 三方面,深入分析贈品行銷與折扣促銷的差異,幫助企業找到更合適的策略。


一、折扣促銷的即時吸引力

1. 「價格敏感」的消費心理

折扣促銷最大的優勢就是簡單直接。當顧客看到「全館 8 折」、「買一送一」時,腦中立刻會浮現「划算」的念頭。這是一種快速觸發購買的方式,特別適合清庫存或短期活動。

折扣促銷能夠在短時間內拉升銷量,對於電商、零售業來說,是最常見的行銷工具。例如大型電商平台的雙 11、黑色星期五,就是典型的折扣促銷成功案例。

2. 折扣的隱藏風險

然而,折扣促銷往往伴隨副作用:

  • 價格信任感下降:當品牌經常打折,顧客會懷疑「原價」是否虛高。
  • 忠誠度降低:消費者習慣等折扣,導致沒有優惠就不想買。
  • 品牌價值受損:高端品牌若常打折,會被認為「不值原價」。

因此,折扣促銷就像一劑強心針,能帶來短期買氣,卻很難建立長期情感連結。


二、贈品行銷的情感價值

1. 「得到額外驚喜」的心理學

和折扣不同,贈品行銷訴求的不是省錢,而是「被重視、被驚喜」的感覺。當消費者在購買商品後,意外收到一份客製化贈品,往往會產生正向情緒,甚至會願意主動分享。

這種「額外收穫」的體驗,是折扣無法替代的。例如,一杯咖啡搭配一個印有品牌 logo 的隨行杯,讓消費者不只是喝完就結束,而是每天都能在使用中想起這個品牌。

2. 贈品如何創造品牌記憶

贈品行銷最大的魅力在於「持續影響」。一個設計精美的禮品,可能陪伴消費者數月甚至數年,品牌的曝光因此延續下去。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企業會與 禮品供應商禮品廠商 合作,推出各式各樣的客製化禮品,例如:

  • 科技展覽:USB 隨身碟、行動電源
  • 教育機構:筆記本、帆布袋
  • 房仲建案:雨傘、毛毯
  • 金融業:不鏽鋼保溫杯、皮革名片夾

這些禮品既實用又具品牌辨識度,比起單純折扣,更能在潛移默化中提升消費者的忠誠度。


三、贈品 VS. 折扣:誰更能打動人心?

1. 從短期效果看:折扣勝

如果企業目標是「快速提升業績」或「促進短期成交」,折扣促銷無疑更有效。尤其在價格敏感型市場,折扣能立即引爆購買力。

2. 從長期影響看:贈品勝

若要建立 品牌忠誠度與長期價值,贈品行銷更有優勢。因為折扣只停留在「金錢計算」,而贈品則能觸動「情感共鳴」。一份專屬的客製化禮品,能讓消費者感受到品牌的用心,並形成長久的品牌記憶。

3. 最佳策略:兩者搭配

其實,贈品行銷與折扣促銷並不是非此即彼。企業完全可以將兩者結合,例如:

  • 滿額贈:消費滿 2,000 元享 9 折,再送客製化贈品。
  • 限量禮品包裝:折扣活動期間,前 100 名顧客可獲得專屬禮品。
  • 會員專屬:會員日除了折扣,還能收到企業限定贈品。

這樣不僅能刺激當下的消費動機,還能透過禮品延續品牌的觸角。


四、真實案例分享

案例一:科技公司參展

一家科技公司在資訊展中,並沒有選擇打折賣產品,而是與禮品廠商合作,製作了客製化的藍牙耳機作為展場贈品。結果現場不僅吸引大量人潮,還讓許多人主動拍照打卡,形成二次傳播。

案例二:餐飲品牌週年慶

一家連鎖咖啡品牌舉辦週年慶時,採取「第二杯半價」搭配「消費滿額送隨行杯」。結果發現,雖然折扣能帶來短期銷量,但真正讓顧客留下來、繼續使用品牌產品的,是那個印有 logo 的隨行杯。

案例三:金融業禮品策略

某銀行針對新戶推出「開戶禮」,與禮品供應商合作提供高質感的保溫瓶。許多客戶開戶後,保溫瓶成為辦公室日常用品,無形中強化了品牌曝光與信任感。


五、結論:送禮比打折更能留住人心

折扣促銷是推動短期銷售的「快招」,但無法長久塑造品牌價值。相反地,贈品行銷是與消費者建立情感連結的「慢招」,雖然需要更多企劃與投資,但帶來的品牌忠誠度與口碑效益,往往遠勝於一次性的價格優惠。

因此,對企業來說,最理想的策略是 結合折扣與贈品:用折扣吸引眼球,再用客製化禮品留住人心。唯有這樣,品牌才能在短期獲得業績,同時在長期經營中脫穎而出。

聯絡我們